??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科技部、中國科協等四部委的《關于加強創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見》,充分發揮科協組織網絡優勢和人才智力優勢,依托現有國內外培訓資源,有重點、有目標、分期、分批地開展多形式、多手段的技術創新方法培訓工作,促進企業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方法和核心技術,降低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真正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中國科技咨詢服務中心和廣東省科協于2010年已在廣州、佛山、惠州等地舉辦了多場輕工行業的技術創新方法培訓,學員普遍反映效果良好,希望今后能多開展類似活動,故中心擬于2010年10月在東莞市開展2場技術創新方法系列培訓講座。工作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義
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東莞市金河田實業有限公司都是東莞市高新技術企業,是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和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這次培訓將邀請河北工業大學的TRIZ權威專家,針對這兩個企業的技術力量和技術難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解決一批關鍵技術創新和技術研發難題,幫助企業產生一批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增強企業的科研實力,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二、活動概況
本次培訓將由河北工業大學檀潤華及其團隊主講。?培訓時間初定為10月19日至22日。
講座地點: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金河田實業有限公司
三、組織機構
1、主辦單位
廣東省科技廳
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
東莞市科學技術協會
2、承辦單位
廣東省科技咨詢服務中心
東莞科技進修學院
3、協辦單位
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東莞市金河田實業有限公司
四、培訓內容
1、主講專家
技術創新方法--TRIZ理論領軍人物檀潤華教授及其團隊。
檀潤華,男,1958年出生,河北任邱人,工學博士,教授,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學科博士生導師,河北省人大常委,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機械設計分會理事,河北省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曾為英國布魯諾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墨尼黑應用科技大學訪問教授。研究方向為創新設計、車輛動力學、RP/RT等。?
近年來主持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師資助計劃項目、河北省及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攻關等項目13項,已發表論文130篇,其中被SCI、EI收錄27篇,獲專利7項,軟件著作權2項,獲省部級自然科學獎及科技進步獎2項,出版TRIZ理論專著1部。已培養碩士畢業研究生23名,另有12名在讀碩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目前正主持國家“863”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所主持開發的計算機輔助創新設計軟件InventionTool正在產業化。?
曹國忠,男,副教授,工學博士,1974年生人。河北省制造業創新方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TRIZ研究會秘書長,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主要從事產品創新設計、概念設計、軟件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作為主要參與人已完成了科技部基礎專項、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天津市科技攻關及自然基金項目、河北省自然基金及攻關項目等縱向科研項目16項,獲省部級獎勵3項,已申請并獲得專利3項、軟件著作權4項,發表論文35篇,出版專著和論文集2部。
張換高,男,副教授、工學博士,1973年生人。主要從事創新設計、產品平臺設計與創新等方面的研究。已參與完成了科技部基礎專項、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天津市科技攻關及自然基金項目、河北省自然基金及攻關項目等縱向科研項目10余項,獲省部級獎勵2項,已申請并獲得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1項,發表論文20余篇。
陳子順,男,1964年生人,博士,高級工程師?,F任河北工業大學機械學院教師。主要研究基于TRIZ、TOC、KT、LP等創新理論和方法與六西格瑪集成應用的策略,以提高應用六西格瑪方法解決問題的理想化水平,發表相關的高水平論文10多篇,參加國家基金項目1項,天津市基金項目2項。
2、培訓目標:
1.通過培訓,提高對TRIZ在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中作用的認識。?
2.對TRIZ基本原理中技術矛盾、物理矛盾、物場分析方法、功能分析方法和技術系統進化定律有一定的理解,并能達到初步應用。
3、授課內容
TRIZ理論(發明問題解決理論)的核心思想和理論體系,TRIZ理論的使用方法,?TRIZ工具在企業研發過程中解決工程技術難題的操作方法。
五、課程安排
時間 |
報告內容 |
報告人 |
|
第一天 |
上午 8:30- 11:30 |
TRIZ體系及基本概念 |
檀潤華 |
下午 14:00- 17:00 |
產品技術成熟度預測 |
張換高 |
|
第二天 |
上午 8:30- 11:30 |
技術進化原理及其應用 |
張換高
|
下午 14:00- 17:00 |
沖突解決理論與方法 |
曹國忠 |
|
第三天 |
上午 8:30- 11:30 |
面向功能的效應和效應知識庫 |
曹國忠 |
下午 14:00- 17:00 |
基于TRIZ的工藝創新案例 |
陳子順 |
六、參會人員
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東莞市金河田實業有限公司核心研發人員和科技人員,每期人數為40—50人。要求具有理工科專業知識基礎,有一定的科技管理經驗;具有較長時間從事技術研發工作經驗和工程技術研發背景,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熟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
?